2025年6月27日,島津助力高校科研設備升級系列活動暨江南大學食品前沿技術研討會在無錫成功舉辦,圍繞食品合成生物技術、代謝組學等多學科交叉的前沿核心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為交叉學科創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島津企業管理(中國)有限公司(下文簡稱島津)創新中心李曉東部長、高級技術專家冀峰女士,分析計測事業部業務部江蘇省負責人鄭軍經理、馬文強經理,市場部教育行業擔當周逸舟先生、張玥女士等一行人出席了本次會議。
首先由島津中國創新中心李曉東部長致辭。
李部長在開幕致辭中對蒞臨會議的專家學者致以誠摯的歡迎與衷心的感謝。他回顧了島津與江南大學多年來卓有成效的合作歷程,并系統介紹了島津的發展概況與創新成就。李部長指出,島津中國創新中心作為科研創新的重要平臺,始終深耕臨床檢測、環境監測、食品安全、藥品研發及代謝組學等前沿領域,持續產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成果。他強調,本次學術會議聚焦行業最新研究熱點與關鍵技術突破,旨在為與會學者搭建高水平的交流平臺,激發科研靈感,推動學術創新,共同促進相關領域的科研進步與產業發展。
隨后進入大會發表環節。
江南大學未來食品科學中心周景文教授在會上作了題為《食品功能成分的合成生物制造》的精彩學術報告。周教授深入探討了合成生物學技術在食品功能成分高效制造中的應用,分享了其團隊在代謝工程、微生物發酵及酶催化等領域的創新研究成果。報告系統闡述了如何通過合成生物學手段優化細胞工廠,同時借助大數據分析技術突破現有合成生物技術局限,實現高附加值食品成分的綠色、高效生產,為合成生物技術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前沿思路與技術支撐。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路鑫研究員在會上作了題為《代謝組學技術:解析復雜生物系統的分析策略與計算工具》的學術報告。路鑫研究員系統闡述了代謝組學在生命科學、精準醫學及生物工程等領域的重要應用,重點分享了其團隊在代謝組學高通量分析技術、多維數據處理算法及生物信息學工具開發方面的創新突破。
島津分析計測事業部創新中心高級技術專家冀峰女士,做題為《島津自由基誘導解離(OAD)技術助力脂質結構精細化研究》的報告。著重介紹OAD特色解離方式的原理,硬件結構特點和脂質C=C雙鍵位置表征流程,并分享了創新中心與客戶合作開展的藥用輔料,食用油,小鼠組織等樣品中脂質雙鍵的鑒定應用案例。
島津分析計測事業部市場部周逸舟先生作題為《島津組學整體解決方案助力科研創新》的報告。他詳細介紹了島津在代謝組學、脂質組學和暴露組學研究整體方案和合作成果,并重點介紹了基于特色的質譜成像系統開展空間代謝組學和單細胞代謝組學應用方案。
島津分析計測事業部市場部張玥女士圍繞超臨界流體色質譜聯用系統,風味分析系統,原位進樣系統以及在線監測色譜系統等技術特點,及其在食品科研領域的前沿方案,作題為《以特色助科研-島津科研特色技術方案介紹》的發表。
會議通過專題報告、產學研對話等形式,深入剖析了合成生物技術,代謝組學技術等跨學科的前沿技術手段的前沿成果,同時導入島津以分析技術為基礎的創新性成果,展現了先進分析技術對科研創新的關鍵支撐作用。島津未來將持續深化與高校及科研機構的合作,以尖端技術助力前沿科學的創新發展,通過產學研協作共筑創新共同體。